什么是定制AGV?揭秘AGV定制全过程!原来一台AGV小车从无到有要这么多步骤!
很多工厂老板第一次听到“AGV定制”,脑子里都是问号:
“AGV不是买来就能用吗?怎么还要定制?”
事实是,AGV不像买一辆电动车那样,选个款式直接开回家。
它是要深入到你工厂的物流体系里,和人、设备、系统打配合。
工厂不一样,需求也不一样,所以大部分AGV项目,都绕不开“定制”两个字。
问题来了:
AGV定制到底要经过哪些步骤?其中又有哪些坑容易踩?
兴华机器人就带你拆解一下完整流程,顺便提醒你哪些地方要格外注意。
步骤一:需求调研 —— 搞清楚“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”
定制AGV,第一步不是画图,不是谈价格,而是搞清楚需求。
你要问自己:
工厂现在的痛点是什么?是搬运人手不够?还是效率太低?
搬运什么东西?托盘?料箱?成品?
物流路线是什么样的?直来直去还是弯弯绕?
需要一天跑几趟?是高频还是低频?
很多项目失败,就是因为“需求没说清楚”。
你觉得只是搬货,厂商却理解成要接驳产线;
你觉得要对接货架,厂商却做成在地上放货。
最后一运行,完全不对路子。
注意事项: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拉上生产、物流、IT部门一起参与,别让一个人说了算。
步骤二:方案设计 —— 画出“未来的物流蓝图”
需求搞清楚之后,厂商会出一份初步方案。
这份方案不是随便写的,而是要回答几个核心问题:
用几台AGV?
走什么路线?
用哪种导航方式(激光、二维码、磁条)?
调度系统怎么布置?
和现有的ERP、MES、WMS要不要对接?
这一步就相当于给工厂做体检+开处方。
注意事项:
不要只看PPT,要厂商拿出仿真模拟或三维布局图,你才能知道车能不能跑通。
方案设计阶段千万不要贪大求全,先聚焦在一个产线或一个车间,跑通了再扩展。
步骤三:现场勘察 —— 理想和现实的“碰撞”
纸上谈兵容易,真正落地难。
厂商要派工程师来你现场勘察,把所有细节捋一遍:
通道宽度够不够?车能不能掉头?
地面平不平?有无坡道、坑洼?
现场有没有电磁干扰?激光反射环境如何?
装卸点位置合理吗?需要改造吗?
这一步非常关键,很多工厂就是因为忽视现场情况,导致AGV到场跑不动。
注意事项:
让厂商提前做小范围试跑,验证可行性。
如果涉及大规模改造,要算清楚改造成本,不要后期才发现“比买车还贵”。
步骤四:样机试运行 —— 小规模上车,找问题
方案确认后,厂商通常会先提供样机,在你工厂跑一段时间。
这一步就是边跑边调:
看看AGV能不能稳定搬运目标货物;
路线是不是会堵车;
调度系统反应快不快;
和人工配合是否顺畅。
很多隐形问题在这个阶段会暴露出来,比如:
工人不习惯AGV的速度,容易和它“抢道”;
货物托盘尺寸不统一,AGV举不稳;
上下料点设计不合理,老是卡住。
注意事项:
试运行不要心急,至少跑几周,看看不同班次、不同场景下的表现。
问清楚:厂商的样机是免费试用还是要收费,免得后面撕扯。
步骤五:批量交付 —— 真正进入“量产模式”
样机跑通后,就可以进入批量交付阶段。
这时候厂商会把整套系统搬进来,包括:
多台AGV车;
调度系统服务器;
对接软件接口;
必要的硬件改造。
交付之后,工厂就要安排专门人员配合厂商进行调试、培训。
不要指望AGV自己跑就完事了,操作员、IT、维修工都得会用。
注意事项:
一定要确认:交付范围里包含培训,别到时候人走了你啥也不会。
要签清楚:验收标准是什么,不能糊里糊涂就算过。
步骤六:运维支持 —— 持续优化才是王道
AGV交付只是开始,不是结束。
后面你还要考虑:
软件要不要升级?
电池寿命多久?什么时候更换?
设备坏了多久能修好?有没有备件?
好的厂商会帮你做数据分析,比如:
哪条路线堵车最多?哪台车出勤率最低?
这些数据对后期优化非常有价值。